游戲類型:溝通技巧
參加人數(shù):全體學員
游戲時間:5分鐘
所需材料:無
場地要求:會議室
活動目的
?這個練習說明了視覺信號與語言信號一樣重要。
?動作、行動甚至可以勝于千言萬語。
?讓學員觀察人們在進行非語言溝通時的反應。
操作程序
1.告訴學員,講師將會1—2—3的數(shù)數(shù),每數(shù)到3的時候,學員要拍一下手。
2.講師大聲的數(shù)出1……(暫停一下),2……(暫停一下),然后拍自己的手,再數(shù)3??梢钥吹叫〗M中的某些學員會隨之拍手。然后喊出3,其余的隊員拍手。
3.針對視覺信號的重要性展開討論。如果你的聽眾是培訓師,可討論如何在課堂中給予正確的視覺信號。
其它可選擇的操作程序
任何可見的行為可以代替拍手這一動作。
相關討論
?如果每個人的眼睛都閉上的情況下做這個游戲,結果會怎樣?
可能答案:結果會好一些,因為不會受到視覺信號的干擾。
?你們剛才有沒有聽到我說“請不要跟著我做,請根據(jù)我說的做”之類的話?為什么會跟著我做呢?
可能答案/總結歸納:肢體語言不但有一定的含義,而且有強烈的感染力,當言語和肢體語言所表示的意思相沖突時,人們一般會受到肢體語言所表示出的含義的影響。
?都知道行動勝于雄辯,我們在工作中如何應用這一原則,來取得更好的相互理解?
可能答案/引導方向:用行動而非僅僅是語言表達你的立場和觀點。
?很多時候,行為上發(fā)生的問題會導致溝通的失誤。通過這個游戲,啟發(fā)了我們認識到阻礙有效溝通的困難有哪些?
可能答案:不適當?shù)闹w語言;不適當?shù)男袨?;行為更易引起競爭或合作…?/p>
?我們應當如何克服這些困難?
可能答案:言行一致,肢體語言與言語一致等。
?這個游戲對培訓師或演講者有什么啟發(fā)?
可能答案:講師的行為往往比他的言語更為有效,更容易對學員造成影響。
游戲總結
講師的行為往往比他的言語更為有效,更容易對學員造成影響。因為當肢體語言所表達的含義與口頭言語所表達的含義相沖突時,人們總會相信肢體語言所表達出的含義。
編者提示
此游戲與上則游戲“下巴還是面頰”屬同類游戲,相同情境下可替換使用。
公司核心業(yè)務包括旅行式團建、培訓式團建、主題式團建、策劃式團建、體育式團建、戶外式團建。起贏培訓不斷追求團建產(chǎn)品創(chuàng)新與服務超越,致力于打造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與創(chuàng)新力的團隊建設品牌。
查看更多